
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,镀锡板的生产有着悠久的历程。14 世纪的巴伐利亚,工人开始在锻制的薄铁板上进行镀锡,这可以视为镀锡板生产的雏形。随后,英国南威尔士出现热镀锡工厂,改用热轧薄铁板为基板,实现了基板金属及生产工艺的革新,使英国在 19 世纪初成为世界主要镀锡板生产国。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,德国率先以商业性生产规模用冷轧带钢进行电镀锡,电镀锡镀层较薄,能明显有效节约资源和成本。二战期间,锡的供应短缺更是推动了电镀锡工艺的快速发展。之后,连续电镀锡凭借其高效、稳定等优势,逐渐取代热镀锡,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。如今,镀锡板生产工艺仍在不断完善,朝着低锡量、环保等方向发展,以适应时代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。
对于镀锡液的成分和控制是保证镀锡质量的关键因素。以弗洛斯坦镀锡法为例,其采用特定的主盐,并且对主盐中各成分都有严格的浓度范围要求。此外,镀液中还必须含有游离酸和添加剂等。游离酸在镀锡过程中能够调节镀液的酸碱度,影响锡离子的溶解和沉积速度。添加剂则具有多种作用,如改善镀层的结晶状态,使镀层更加细致、均匀,提高镀层的光泽度和附着力等。在实际生产中,需要通过精确的检测和控制手段,确保镀液中各成分的浓度在合适的范围内,以保证镀锡过程的稳定性和镀层质量的一致性。一旦镀液成分出现偏差,可能导致镀层出现粗糙、起泡、结合力差等质量问题。
免责声明: 本页面所展现的信息及其他相关推荐信息,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,信息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该信息的来源商铺所属企业完全负责。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如涉及作品内容、 版权和其他问题,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核实后进行删除,本网站对此声明具有最终解释权。
友情提醒: 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资质及产品质量,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,请谨慎对待,谨防上当受骗。